結構工程師考試時間結構工程師飽和
看到知乎上有人問“怎樣避免淪為一個畫圖員”時,我瞬間感覺到了一股濃濃的焦慮情緒。
通常一個結構設計人大都是從樓梯、樓板、梁配筋的上手的。即便是做到專業負責人,多少也是要畫一些圖的。尤其是國內的一些設計院大概都是如此套路。我對題主所在設計企業的綜合實力及個人能力不得而知,但一開始的畫圖總是避免不了的,而如果一直在做畫圖工作的確是有問題的。
問題在哪里?
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設計企業的內部的體制問題,比如設計院體制規定設計師的薪水與設計工作量有關,無論專業負責人還是普通設計師均按出圖量發薪水,那這個問題我無解,所以這類問題不在本次討論范圍內。我們要討論的是另外一種情況:個人能力導致的一直從事低附加值畫圖工作。
以結構專業為例,施工圖階段的梁板柱墻樓梯等構件的定位、配筋等繪圖工作,這些內容就屬于典型的低附加值的畫圖工作了。整天拘泥于這些,再加上甲方及上游專業的水平問題帶來的N次修改的摧殘,誰畫圖都會倦怠。
結構設計的高附加值工作主要在初步設計階段及之前,體現在結構選型、計算分析上。這又引出另外一個話題:如何才能盡可能多的參與到高附加值的工作中去呢?或者說剛畢業的小弟如何以最快速度脫離低附加值工作中呢?
你的脫離畫圖員的速度與你個人專業成長的速度正相關
增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爭取到做高附加價值工作的機會。
何謂核心競爭力,大白話你能做的別人做不了。比如結構專業的超限高層的抗震分析你非常熟稔,至少三種主流結構軟件你玩的精熟;行業的執業注冊資質你早早拿到手,有了資格擔任項目的專業負責人;或者建筑專業的你,方案能力特別強做,投個標老是你的中;又或者你的表達能力超強,甲方、同事和領導溝通的妥妥的。做到這步,你還會淪為畫圖員嗎?
你個人專業成長的速度同時和你的環境相關
這里的環境指的是宏觀大環境及微觀小環境。宏觀大環境指的是我們社會的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微觀小環境指的是個人所在的城市的設計單位的綜合實力。
從時間維度來看:80年代的設計院,磚混結構是主流,資深的結構師都在圖板上一筆一筆的畫圖;
90年代在一線城市簡單高層是主流,那會的核心期刊上滿滿的都是各種轉換層論文;
2000年后是什么,200米以超高層在主要城市拔地而起;
如果你在80年代做結構設計,畫的是多層磚混結構,手工計算;
如果你在90年代做結構設計,PK平面框架計算;
2000年,如果一畢業就來一線城市的知名設計院,一上手可能也是超高層的樓梯和梁板配筋什么的。
這是不同的時代給予個人的機遇。
還有空間,即便在今天我們國家的發展還是不均衡的,當一線城市的主流大院做復雜高層時很多四線城市還在做簡單的多層。技術從來都是從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逐漸滲透。而你在一線的知名大院還是在四線的小院工作,直接從客觀決定了個人在技術上的成長空間。
時代在更替前進,現在新一輪的裝配式建筑又轟轟烈烈的開來了。珍惜每一次技術更新帶來的產業機會,開拓自己的視野,讓自己具備前瞻新的眼光,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享受自我成長帶來的價值。
作者:呂和,自媒體人,深圳結構設計咨詢從業者。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師。本文來源于其微信公眾號“呂和說設計”。
【投稿及合作咨詢】
QQ:3096814989
TEL:010-88362233-881
【筑龍教育課程學習群】
結構設計QQ群 321696441
BIM學習考試QQ群 280363089
關于筑龍結構設計網
筑龍結構設計網,100萬結構工程師的網上家園,這里有最強大的結構資料庫,最及時的建筑業資訊,最專業的結構牛人社區,最權威的業內微信平臺……結構人的專屬天地,期待您的加入!
免責聲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權。 請來信指出,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鏈接:http://www.wahoo.net.cn/jiegou/32668.html
發表評論